浉河区: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浉河区纪委监委闻令而动、积极作为,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推动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教育领域:着力解决校园食品安全等问题,督促全区各学校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校长陪餐”“师生同餐”等制度,全面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督查整治专项行动。督促区教体局健全机制、堵塞漏洞并修订完善《浉河区教体系统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管理办法》《浉河区教体系统校园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信阳市浉河区教体局监督热线工作制度》。截至目前,教育领域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23个,推动整改问题12个,下发监察建议书3份。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批评教育14人。
养老社保领域:重点从虚报冒领、骗取套取养老社保基金,养老服务机构虚报特困人员生活费,服务群众冷硬横推等问题深入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结合巡视巡察、12345平台、审计移交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查摆,全面拓宽问题线索来源,进一步推进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社保领域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9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4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15个,推动整改问题10个,下发监察建议书3份。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批评教育13人。
平桥区: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平桥区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风治乱、严查“蝇贪蚁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三资”领域:聚焦村居(社区)集体资金管理混乱、集体资源处置不公、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督促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力量积极开展自查,区纪委监委会同财政、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逐乡进行抽查检查,全面排查纠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推动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截至目前,推动解决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85个,处理处分23人,追缴金额20.39万元,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
教育领域:聚焦全区学校食堂食材采购、食材使用、资金监管等重点环节,联合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职能部门,对食堂餐厨操作间、食品仓库、消杀间、食品留样柜等重要点位进行实地检查,从防控风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工作管理制度,明确餐食质量、食堂运营等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切实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截至目前,推动解决食堂财务管理不规范、食材安全、学校周边秩序混乱等问题19个,党政纪处分5人,制发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完善管理制度4个。
养老社保领域:聚焦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养老社保基金问题,督促区人社局对省人社厅反馈1000多个疑点数据尽快复核,对违规使用基金进行追回,推动社保基金规范使用。聚焦养老服务机构挤占挪用供养服务对象生活费等问题,督促区民政局对辖区47家养老机构供养服务情况进行摸排,推动解决账目不规范、白条入账等问题。截至目前,推动解决养老社保领域问题37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处理处分11人,追回养老社保基金10.75万元。
潢川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潢川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7个领域11个方面突出问题,举全县纪检监察之力,采取超常举措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惩“蝇贪蚁腐”,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县直主管监管部门聚焦整治重点,结合实际全面深入排查问题,迅速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教育领域:着力解决“营养餐不营养”、学校食堂无证经营、承包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县教体局及时研究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先后召开局党组会议、工作推进会4次,张贴集中整治公告80余份,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委等5部门对全县199所供餐、配餐学校抽查检查133所。联合县政府食安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等6部门印发《潢川县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细则》,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招生问题,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潢川县2024年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片区划分说明》等文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截至目前,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4个,推动整改51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125个,推动整改118个;发现其他方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个,推动整改3个;组织处理16人,县教体局通报问题2期。处置问题线索共10件,已办结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留置2人,移送司法1人。
光山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光山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以超常措施推动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乡村振兴领域: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查处监守自盗、贪占挪用以及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等突出问题。全县各乡镇(街区)按照《光山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对“三资”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开展自查自纠。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监督检查组,对全县23个乡镇(街区)的村级财务管理、“村财乡管”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集中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发现并推动解决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110个,追缴违纪资金187.4万元,发现问题线索16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组织处理23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
教育领域:聚焦“营养餐不营养”、学校食堂无证经营、降低供餐标准、利用采买业务虚报套取资金挤占学生餐费等突出问题。联合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职能部门,全面排查教育领域“营养餐”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约谈提醒、挂牌督办、发提示函等方式,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问题清单和线索台账,压实行业部门主管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发现群众急难愁盼整改类问题373个,推动整改286个,对行业主管部门移送的14条问题线索集中查处,给予党政纪处分13人,组织处理25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
养老社保领域:聚焦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养老社保基金,机关企事业单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等突出问题,督促县人社局与税务、财政等部门建立合作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难题共商机制,确保全县养老保险欠费治理工作有序进行,力争做到应追尽追、不留死角。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监管,着力对养老服务机构虚报特困集中供养服务对象人数、套取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费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督促县民政局结合巡视巡察、专项整治、审计移交等,重点对集中整治内容进行深入查摆。截至目前,发现养老社保领域整改类问题27个,推动整改22个,督促县人社局追回多发养老金12.4万元,发现问题线索10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5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
息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息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乡村振兴领域:以重点村居(社区)集体“三资”为小切口,着力解决村居(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公、集体资源流失等问题。由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审计局、县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息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确定健全密切协作的责任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健全治理运营机制、健全收益分配机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定期审计等6项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发现并解决职能部门在村居(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方面的问题4个;职能部门问题24个;其他涉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个,目前已整改解决40个;发现并整改其他职能部门问题6个;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
教育领域:着力解决“营养餐不营养”等问题。县教体局联合县市场监管局以有食堂的学校为重点,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围绕整治任务全面排查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见人见事,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做到边查边改、深入整改。截至目前,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个,整改完成23个,发现问题线索6个,立案2个,党政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6人,县教体局通报3期。
养老社保领域: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机构挤占挪用供养服务对象生活费,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养老社保基金,机关企事业单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等问题。通过开展虚报冒领侵占养老金及社保欠费征缴集中整治工作,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对社保基金无法追回的服刑人员,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起诉。
淮滨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县纪委监委会同24家县直行业部门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集体“三资”领域:着力解决村居(社区)集体“三资” 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公、集体资源流失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失职失责及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联合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组成3个督查组对全县21个“三资”提级监督管理村居(社区)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其他村居(社区)进行抽查。截至目前,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9个,推动职能部门问题整改14个,下发监察建议书2份,通报曝光2期2起,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9项。
养老社保领域: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机构挤占挪用供养服务对象生活费,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养老社保基金,机关企事业单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等问题。通过开展虚报冒领侵占养老金及社保欠费征缴集中整治工作,对社保基金无法追回的服刑人员,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起诉。截至目前,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个,推动职能部门解决问题20个,通报曝光2期2起。
医疗领域:着力解决虚报冒领、骗取套取医保基金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治重点,聚焦医保基金使用金额大、存在异常变化的重点药品耗材,动态监测基金使用情况,重点查处挪用欺诈骗保行为。严肃查处了淮滨县人民医院职工医保科原副主任孙士刚侵吞医保报销资金问题,在5月24日全省通报8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中,孙士刚案作为第一案例进行通报。截至目前,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个,推动职能部门解决问题6个,下发监察建议书3份,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2个,通报曝光1期1起。
罗山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罗山县纪委监委紧扣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7+4”重点整治内容,聚焦省纪委监委确定的学生“营养餐不营养”、养老社保基金虚报冒领侵占挤占、村居(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3个“小切口”,督促县直主管监管部门聚焦整治重点结合实际全面深入排查问题,迅速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项目化推进专项整治,带动各领域重点问题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乡村振兴领域:着力解决村居(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公,集体资源流失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失职失责及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县纪委监委牵头,联合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10个专项督查组,深入全县20个集体“三资”提级管理村居(社区)和130个重点村开展监督检查,目前发现并督促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22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9个,移送问题线索16个。针对部分村居(社区)在乡财政所账面上有大额集体资金闲置,未产生经济效益,县纪委监委向县财政局下发《监察建议书》,推动县财政局制定了《关于“三资”管理,提升“三资”效益的意见》,为各村盘活长期在账上滞留的大额资金提供政策依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已有5个村居(社区)办理大额定期存款合计1492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利息收益30.9万元。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构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45个,留置1人已移送司法机关,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人,组织处理28人,追缴违纪资金115.25万元。
固始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固始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决策部署,聚焦村居(社区)“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批集中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乡村振兴领域:以“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为“小切口”,着力解决村居(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公、集体资源流失等问题。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牵头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检查,对全县663个村居(社区)“资金、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排查。县纪委监委组建4个监督检查组对全县全部25个“三资”提级监督管理村开展专项监督,明确1个巡察组对“三资”领域开展专项巡察。截至目前,“三资”领域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推动解决13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280个,推动整改136个;推动建立完善制度3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通报曝光2批次3起典型案例,追缴资金31万元。
教育领域:以学生“营养餐不营养”问题为“小切口”,着力解决学校食堂无证经营、承包经营混乱、利用采买业务虚报套取资金挤占学生餐费等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督促县教体局联合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学校食堂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围绕整治任务全面排查突出问题。组织专项巡察组,对中小学食品安全和膳食管理开展专项巡察,着力发现风腐问题。截至目前,教育“营养餐”领域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个,推动解决32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110个,推动整改108个;推动建立完善制度7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份;通报曝光2批次9起典型案例;追缴资金98万元。
养老社保领域:以虚报冒领、侵占挤占养老社保基金为“小切口”,督促人社、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挤占挪用供养服务对象生活费,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养老社保基金,机关企事业单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专项审计。组织专项巡察组,对养老社保领域开展专项巡察,着力发现风腐问题。截至目前,养老社保领域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7个,推动解决80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25个,推动整改19个;通报曝光1批次1起典型案例;追缴资金118万元。
商城县:公布第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阶段性成果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商城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教育领域、乡村振兴领域、医疗领域、养老社保领域、粮食购销领域、安全生产领域等11类重点突出问题,从严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问题,推动职能部门整改了一批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将聚焦教育领域集中整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公布如下:
紧盯学生“营养餐不营养”重点突出问题,严查学校食堂无证经营、承包经营管理混乱、利用学生食堂采买业务虚报套取资金挤占学生餐费等问题,统筹人员力量,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在学生饭点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直入学校食堂,采取查阅台账、现场询问、现场试菜等方式,对学校食堂的账目核算、食材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制作、配餐存样等环节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截至目前,已督促全县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211所学校实现自查自纠全覆盖,共发现问题556个,督促立行立改问题549个、限期整改问题7个;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个,推动解决12个;发现职能部门问题21个,推动整改15个;排查问题线索已立案8件2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组织处理1人,制发监察建议书1份,印发通报1期,追回违纪资金46.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