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有“痛点”、巡察有“规矩”、监督有“探头”……
来源:清风信阳 发布时间:2018-07-13

平桥区:庭审现场面对面 警示教育零距离

“对我的犯罪行为,我深深忏悔反省,感觉对不起党,对不起家人,恳请法院对我从轻处罚,让我早日回归社会,照顾妻儿老小。”信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网络科副科长麻某在其涉嫌贪污罪一案庭审中含泪陈述。

7月12日,平桥区纪委监察委组织机关干部到区人民法院旁听麻某涉嫌贪污罪案件庭审,“零距离”接受“以案促改”警示教育。

该案是平桥区监察委办理的首起留置案件,平桥区将“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课堂搬进庭审现场,通过旁听,亲眼目睹涉案人员违法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切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意识,充分发挥“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作用。

“通过今天的旁听,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引以为戒,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家人负责。”参加旁听庭审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由感而发。

今年以来,平桥区扎实开展纪检系统以案促改活动,通过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印发典型案例、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拍摄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参加庭审现场等方式,不断强化案件震慑,以案促防、以案促改,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忠诚可靠、人民信赖的铁军。


罗山县:三措并举提升巡察实效

罗山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巡察工作在探索中规范,在坚持中深化,在巩固中提高。

部门联动,巡察“一盘棋”。建立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效用叠加。进驻前,县委巡察办根据被巡察单位业务特点,详细了解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

程序规范,明细“一套表”。专门制定了巡察工作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巡察准备、进驻、反馈、移交、整改、督查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巡察进驻后,巡察组严格按照“动员部署、开展巡察、总结汇报、反馈整改”四个步骤,采取民主测评、听取汇报、个别谈话、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调阅有关文件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情况,精准发现问题。

纪律严明,厉行“十禁止”。明确要求巡察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要以正风反腐为应尽之责,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坚定自励,稳重自持,严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重被巡察单位负担;严禁借巡察之名插手工程招标等经济活动;严禁发现问题不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严禁重大问题不请示,“先斩后奏”“斩而不奏;严禁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礼品。对疏于职守、泄露工作秘密、擅自处理问题线索等违规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从严从重查处。


商城县“三把廉火”警示履新村干部

将监督贯穿换届选举全过程,把教育纳入新官上任第一课。村级“两委”换届结束之际,商城县纪委第一时间组织全县新一届村干部围绕岗位找定位,围绕权力谈廉洁,围绕责任谋发展,燃起村干部上任前的“三把廉火”。

该县将《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任前教育的开场白,摈弃以往传统廉政谈话模式,以大讲堂形式,开门见山指问题,直击当前村干部存在的共性问题,一针见血点穴位,指出各村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存在的风险点,定位“雷区”,划出“红线”,为今后工作列出任务单,树好风向标。并精选近三年本县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6起,点名道姓通报,逐人逐事剖析,用最鲜活的身边事例,最严厉的党纪条规,通过以案促教、以案明理、以案释纪的方式层层深入,认真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深刻剖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特点和危害,为新任村干部敲响任前第一警钟。该县组织开展廉政约谈,各乡镇党委、纪委会同组织部门对开展逐人约谈,对新上任村干部结合以往工作经历谈实际、谈谋划、谈纪律,帮助其及时转变角色,及早适应新岗位。针对连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谈问题、谈不足、谈措施,帮助查找在上届履职工作中自身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点,进而制定整改措施并切实整改到位。

在任前廉政谈话之后,参加谈话的新任村干部签订了《廉洁承诺书》,向群众作出郑重的廉洁承诺,并将承诺书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新县:“红色探头”满乡村

明确信访举报工作要出实招、求实效, 围绕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努力架起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求统一模式制作红色举报平台公示牌,每个村设置举报公示牌不少于5块,公布县纪委举报电话、短信平台、县委巡察办举报电话和乡(镇)纪委书记手机号码。举报平台公示牌固定在机关单位门口、集贸市场、超市和交通路口等人口流动密集场所的醒目位置,方便群众举报。

今年以来,群众通过公示的红色举报平台反映纪检业务内外问题共69起,查实率91.3%,解决信访问题63个,回访满意率达100%。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际行动,同时为群众咨询政策提供帮助,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问题,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红色举报平台公示牌在全县乡村“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红色探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信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信阳市监察委员会
备案序号:豫ICP备16004025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