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三资”管理难题,护航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以来,新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发挥“专责+专业”监督优势,织紧织密监督网,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科学规范、阳光高效,全力守护好村集体家底。
该县纪委监委聚焦集体“三资”制度执行、责任落实、权力行使等重点环节,制定《新县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整治工作方案》,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组建3个联合督查组,着力构建“纪委监委专责+职能部门专业”联合监督模式,全面摸清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家底,靶向纠治“三资”管理乱象。
紧紧围绕资源闲置、合同不规范、交易上线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选取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多的40个村(社)开展提级监督,着力规范“三资”管理。发现并整改发包程序不规范、“超长期”、“超低价”等问题合同20余份,推动乡村两级盘活追回的村集体山场2200亩,新种植油茶、套种中药材600亩。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常态化开展平台使用培训,引导乡村将农村闲置的资源资产纳入平台进行挂网交易,发挥集体资源资产的最大效益。今年以来,新成交项目7个,成交金额141.1万元。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发力,深挖彻查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集中整治以来,共立案47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6人,党纪政务处分53人。督促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监管、财务支出审批等制度7个,制定房屋租赁、土地流转等示范合同8个;用好阳光村务平台,实现“三资”管理使用网上公开、全程监督,1—2月份上网公示村集体“三资”信息1500余条,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