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正气,家人才能“都挺好”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5-18

近日,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妇联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清风正气从家出发”家庭助廉活动。活动将通过征集“廉洁齐家”家风故事、开展“我手写家风”廉洁治家家规家训征集活动、开展“传承家风我发声”音频故事征集活动、推出廉洁治家“最美家庭”等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自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吟咏,“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家和万事兴”的向往……家,总有一股文化亲和力与情感凝聚力,激发人们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自觉担当。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以及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古人云“义方既训,家道颖颖。”意思是说,“家道”是在“义方既训”后开始“颖颖”,换句话说,只有家风正、家教严,家庭才能幸福安康、家人才能“都挺好”。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风问题,深刻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的原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生公私分明,家风严正,据其子谷豫东回忆,1976年,他高中毕业,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工厂当一名工人。但时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父亲还是动员他上山下乡,跟大家一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他据理力争:“按规定,身边没有子女的可以照顾一个留城的名额,我们又没有违反政策,为什么一个也不留呢?”谷文昌还是那句老话:“我是领导干部,如果自身不带头,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做呢?”,其子只好退一步,请求到东山县当知青。谷文昌还是坚决反对,并说:“到了东山,大家都知道你是谷文昌的儿子,都会想办法照顾你,那你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对孩子严苛的谷文昌留下的“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代代相传,作为福建省首批“好家风导师”之一的谷豫东,他在工作、生活中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常年在福建省东山县谷文昌廉政教育基地讲述谷文昌的家风故事,其女儿谷宇凤2006年考取福建省选调生,被分配到漳州的一个乡镇工作。在基层一干就是10多年,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并先后被授予漳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爱子,教之以义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教是精神成长的沃土。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家规和家训,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乃至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健康成长形成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有“三原则”,周恩来同志有“硬十条”,陈云同志有“三不准”……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小时候,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报国”四个字,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一家仁,一国兴仁。”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追梦的路上,经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创造家庭美满、生活幸福的出彩人生。(乐兵)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信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信阳市监察委员会
备案序号:豫ICP备16004025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