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个村,村村都有廉情监督员,基层监督全覆盖,规范村务,畅通群众诉求,叶县纪委监委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廉情监督员”实现基层监督全覆盖
(记者 可运领 毛玺玺 沙星海)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建民点评:
打通监督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提升党员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获得感,需要在延伸监督触角、实现监督全覆盖上发力增效。
叶县依托村级监委会设立村级廉情监督员的初衷,正是着力于此。
叶县500多名廉情监督员作为该县乡镇监督力量的有益补充,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赋予职权、健全机制,规范了村居监督工作,回应了群众关切,这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动实践。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要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借鉴叶县做法,充实基层监督力量,完善基层监督制度机制,打通监督最后“一厘米”,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建民一行来到叶县辛店镇常派庄村,对叶县廉情监督员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郑鹤凌 摄
“俺家危房改造中有问题,俺想了解清楚。”
“俺对低保复核认定有异议,感觉里边有‘猫腻’儿。”
“听说村里最近有拆迁动作,准备干啥哩,能不能给群众提前通通气。”
自今年5月份任叶县辛店镇杨庄村廉情监督员以来,张延彬在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了。“我就像一个‘接诊员’,每天都有群众来‘寻医问诊’,有咨询政策的,有反映问题的……”
有问题找张延彬,成了杨庄村村民的共识。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县像我一样的廉情监督员共有554名,我们在不同的战壕,为着同一个愿望,打赢基层廉情监督这场硬仗。”7月17日,张延彬说。
今年5月份以来,叶县纪委监委在全县率先创新推出“廉情监督员”制度,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554个行政村聘请554名廉情监督员,实现一村一个廉情监督员,达到基层监督全覆盖。
截至7月24日,据不完全统计,554名廉情监督员累计收集涉及基层党员干部等有关问题线索65件,为群众解决实事163 件,其中,127件被解疑释惑就地化解。与此同时,叶县信访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2件,同比下降23.46%。
然而,两个月之前,这几组数据还没有这么“好看”。
现状:信访多是“村民告村官”,村干部时有违纪现象
原因:基层监督力量薄弱
“一个月内,我这儿收到的信访举报件有55件,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个数据背后是基层和谐稳定问题。” 叶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宋宏洲说。
▲学习观摩廉情监督员工作。郑鹤凌 摄
在任叶县纪委书记以前,宋宏洲一直在政法系统工作,对于信访稳定工作,并不陌生。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从政法委书记转任纪委书记后的第一个月,让他最应接不暇的依然是来自基层的信访稳定问题。
另外一组数据,更是让宋宏洲心里沉甸甸的:
2019年1月至4月,叶县处理村干部66名,通过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等手段处理4人,党纪处分62人。“一个村里村干部出问题,对这个村子的发展影响很大。实际上,每处理一个村干部,组织也是很痛惜的,出了问题坚决要问责到位,但是,处理人不是根本目的。”宋宏洲说。
一边是群众信访不断,一边是村干部时有违纪现象。究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找到破解之道?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宋宏洲决定深入到叶县信访量最突出的10多个村子走访调研,一村一村用脚步丈量,一户一户坐在小板凳上拉家常。最终,宋宏洲发现大多数基层信访都来自于“村民告村官”,而其背后是——基层监督力量薄弱,村干部身边缺乏监督力量,工作纪律主观或客观上散漫,群众对村干部不满、不信任甚至由误解到积怨,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信访、上访时有发生,日积月累,恶性循环。
此外,监察法实施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全部被纳入监察范围,叶县的监察对象由原来的8845人增加至18265人,覆盖了非党员村干部和村民组组长。基层监察对象变多,但是基层监督力量尤其是村级监督并没有真正到位。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使监督力量跟得上,宋宏洲反复思忖:“要将监督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基层,在村干部身边筑牢监督屏障,治‘未病’;群众反映问题得有能说话的地方,小病随治随愈,基层的问题在基层解决。”
而这一切,谁来做?
‚
破解:全县554个村,村村聘请“廉情监督员”
效果:村干部更自律了,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善于运用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基层的问题,就在基层找“法宝”,聘请村子里人熟、地熟、情况熟、威信高的村民或村(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村级廉情监督员,对村(社区)自治组织中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实施监督。
▲叶县龚店镇龚东二村廉情监督员孙铁军在廉情监督员办公室接受群众来访,并就有关问题和村干部进行商讨。郑鹤凌 摄
说干就干。针对村级事务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今年5月份,叶县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554个村探索建立村居廉情监督制度,按照“四个统一标准”, 一村一岗,聘请554名廉情监督员,并赋予其“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审核权、监督权”,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明确监督重点。
一时间,这554名廉情监督员像是叶县纪委监委安放在554个村庄的554双眼睛、554个群众的“传声筒”一样,发挥着监督村干部、反馈群众问题等作用,有效克服了基层监察对象增加后面临的人手不足、监督力量分散等问题,确保基层监督工作无盲区、无死角。
▲叶县辛店镇新杨庄村廉情监督员张延彬在走访中,调解村民之间的小矛盾。郑鹤凌 摄
“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手段。廉情监督员每天在家门口‘初诊’,能就地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就地解决的及时把问题上报乡(镇、街道)纪(工)委进行‘会诊’,县纪委不定期‘巡诊’,共同推动监督村务运行、化解信访苗头,净化基层风气、助力乡村振兴。”宋宏洲说,目前基层监督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廉情监督员像是县纪委监委在村里安装的摄像头,说句心里话,自从有了廉情监督员,俺们连一点儿小动作都不敢有了,一针一鼻儿说不定都给‘揪’出来了。”九龙街道北关居委会会计张国坡说。
前段时间“禁烧”时,张国坡给“禁烧”干部买的擦汗用的毛巾、风油精、夜班用的手电筒这些小物件没有开发票,被该居委会的廉情监督员常新顺在查看居委会的财务账单时发现了。
“当时考虑着工作催得紧,数额也不大,就近在小商店买了。” 张国坡解释道。
“我可以相信你说的话,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以后,不管钱多少,一律按规矩来。小问题觉得无所谓,就容易滋生大问题。这些东西是什么时间在哪儿买的,写个情况说明,让你买东西的代销店签上字送过来。”常新顺口头下达了一条廉情建议。
▲叶县辛店镇新杨庄村廉情监督员张延彬正在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做出合理的解释。郑鹤凌 摄
监督有力量,张国坡照办了。在去办理的过程中,这事儿被在代销店里玩儿的几个村民知道了。大家不仅给常新顺竖起了大拇指,还给张国坡也点了赞:“该是啥,就是啥,实事求是,这中!连这几十块钱的东西都弄得丁是丁、卯是卯的,以后村里的大事,就更让老百姓对恁的‘账本’放心了。”
正是监督的效力,赢得了群众的点赞;而监督,也正是保护。“县里在村子里设置廉情监督员,说是监督俺们哩,其实,更像在俺们面前放上了一面镜子,让俺常常警醒自己的行为,俺觉得这是对俺的保护。” 盐都街道刘庄村村委会主任王建良说,身边有个人总是帮着“把关”,这是好事,“另外,有了廉情监督员,俺也不会再‘有口说不清’了。以前,村里做事群众不信任,容易有误解,弄不好就会引发上访,这下好了,廉情监督员能为俺‘作证’。”
王建良的这番话,让刘庄村廉情监督员袁留山心里很是舒坦。他说:“俺们廉情监督员最怕村干部不理解,认为俺们是和他们过不去的‘敌人’。其实,想想看,俺们监督得好了,他们不犯错误,好好当他们的官;遇住老百姓误会他们了,俺们能站出来替他们给老百姓说说实情,干部群众没了矛盾,这多好。”
▲叶县常村镇杨林庄村廉情监督员杨留国正在监督村集体经济榨油厂榨出的油进行称重,确保产品质量。郑鹤凌 摄
事实的确如此。7月初,村里传出刘庄村要建老年活动中心的消息,不少群众茶余饭后就议论开了。“咱村里盖老年活动中心,也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哩?村干部说不定得从中捞一把呢!敢捞钱,咱就去告状。”
这种明显带着猜疑的闲谈,向“瘟疫”一样迅速在村子里传播。袁留山得知后,喊了不少村民代表,把话敞开说了说:“老年活动中心占地180平方米,包工包料每平方米1100元工钱,预算近20万元。我全程参与并监督了建设的预算,每一笔支出的票据我都最后审核,确保没问题后盖章才算事。”
“村干部说俺们不一定信,但是县里派来监督他们的廉情监督员说的话俺们信。”有村民吐露心声。
村干部的身边有双“眼睛”,村干部自我要求严了,村(居)委工作更规范了;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监督就在眼前、监督就在日常,群众的情绪有人纾解,群众理解了、满意了,干群之间的关系和谐了。这554名廉情监督员就像一个个支点,渐渐成了撬动基层和谐稳定、廉洁风尚的力量。
ƒ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赋其恒久生命力
目的:推进基层政治生态向善向好
廉情监督员有了叶县纪委监委授予的权力,腰杆变硬了,工作起来有劲头,充分发挥着“前哨”和“探头”的作用,效果渐显。但是,廉情监督员并非一种荣誉称号,更多地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打铁还要自身硬,廉情监督员效能要长远奏效,廉情监督员本身的素质是关键。同时,这项工作也需有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这些,叶县纪委监委在市纪委监委、叶县县委的指导支持下,已经在探索。
“我们要求廉情监督员登记台账一事一记一结一报。在县纪委监委经常开展的‘巡诊’中,根据台账,我们要随机走访群众,了解廉情监督员的工作。”叶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管理室主任张晓勇说,自村级廉情监督工作开展以来,叶县纪委监委先后派出8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村庄进行督导。
挺直腰杆硬气开展监督,廉情监督员自身的素质也得跟得上。两个多月以来, 叶县纪委监委先后派出6个业务培训组,由6位班子常委主讲,分别到18个乡(镇、街道),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情监督业务指导培训,对廉情监督员“充电”,提升素质。
一村一个廉情监督员,实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村务监督,使得村级民主监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用村民的话说:“这个机制简单得很,就是能让我们可以看着村干部,不让他们乱来。”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机制”也有几易其稿的不断修改完善在做保障。“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审核权、监督权”五项权力保障廉情监督员可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了解村务决策、执行过程,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廉情监督员要全程进行监督,随时掌握事项进度;廉情监督员对村务事项和村干部履职情况开展询问质询,要求村干部做出解释;对村内重大财务开支,廉情监督员具有审核权。在村级和社区财务审批上实行“会签制”,即村级和社区所有的报销单据必须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共同签字后由廉情监督员审核盖章,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从源头上减少了因财务问题引发的集体访和越级访。同时,强化对征地拆迁款项的监管,要求村组对大额拆迁款项必须做到“三公开”,即公开征地拆迁面积、等级和补偿标准,公开村组户涉及征地拆迁人数,公开村组户应得补偿经费,既让被拆迁人掌握拆迁政策,又让大家对拆迁工作进行监督,避免在拆迁中发生优亲厚友和互相猜疑的情况。
▲廉村镇王店村廉情监督员赵桂花发现本村坑塘较多,暑假期间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存在溺水风险。于是建议村两委在村内坑塘边缘设置警示牌,并利用闲暇时间对儿童及家长进行防溺水警示提醒,有效的避免了儿童溺水现象的发生。郑鹤凌 摄
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叶县纪委监委还注重发挥村级廉情监督员的宣传教育功能。廉情监督员多为村内德高望重之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一方面加强对村“两委”干部政策法规和廉政准则的宣传教育,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对群众关于基层信访举报的宣传引导,使得群众不再盲目地通过上访告状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廉情监督员还积极对群众矛盾进行调解,做到“闲事有人管,疙瘩有人解”,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争取达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从而从源头上切断信访事件的发生。
目前,中共叶县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居廉情监督工作的意见》,市委全面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发出了《关于学习借鉴叶县纪委村居廉情监督制度强化基层监督的通知》,廉情监督员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深入推进。
“一村一个廉情监督员,在家门口安个监督哨,把监督做在日常,这是叶县纪委监委探索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打造源头监督治理的新举措。凡是新,则有不完善的地方,这项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久久为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狠抓不懈,不断通过发现问题、完善制度,最终建立长效机制,真正赋予村级廉情监督员以恒久的生命力,推进基层政治生态向善向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说。
本期策划:赵晓磊 张丽平 杨世崇
来源:平顶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