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河南省纪委常委会立足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实际,研究制定了《严防“灯下黑”五条禁令》,新华区纪委监委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严格执行“五条禁令”规定,发挥贴身监督优势,通过三促、三抓、三建等有力措施,大力提升派驻监督实效。
坚持“三促”提升政治站位,发挥政治监督职能作用。一促“第一议题”制度落实。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每周坚持参加局党组会议,在会上引导监督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政治定位和政治监督摆在首位,持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目前已参加被监督单位会议36场。二促“三重一大”制度落实。积极发挥“前哨”作用,紧盯财政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紧盯国有资产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紧盯民生资金使用开展跟踪问效。截至目前,已开展督查财政局优化营商环境、平台公司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靶向监督护民生、助力棚户区改造、农贸市场隐患排查、筑牢夏季安全防线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3条,并制定问题清单,对标对号,监督整改。三促营商环境提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日常监督问效,着力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主动对接被监督单位,主动上门服务企业,虚心倾听企业呼声,整理建议制定清单,督促工作落实。同时,督促财政局涉外窗口和重点区域安装摄像探头,以此监督财政业务办理情况和为民服务情况,引导财政干部职工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三抓”树牢廉洁意识,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一抓自查自纠,当好“婆婆嘴”。持续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深挖细查“四风”问题,主动指导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强调以点带面、突出防患未然。对发现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常态保持,并强化标本兼治,针对共性问题督促完善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作用。二抓以案促改,敲响“警世钟”。督促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在以案促改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思想”抓学习、针对“短板”抓整改、针对“业务”抓强化,使财政干部职工时刻能够拧紧纪律思想这个“总开关”。三抓引导教育,常念“紧箍咒”。每逢节假日和业务股室人员轮岗调整,对潜在的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违纪苗头及时开展廉政谈话,截至目前,已开展廉政谈话7次。
坚持“三建”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廉政堡垒钢铁防线。一建学习型队伍。坚持学业务强本领,通过制定计划督促学习、安排座谈会加强沟通、6月份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分别对5家监督单位进行“以考促学 能力作风大提升”知识测试,确保第一时间了解熟悉党中央最新重大决策部署。二建实干型队伍。制定《监督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流程图》,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流程、量化考核评价,确保每项工作任务有人干、抢着干、干得好。同时,科学谋划下半年监督责任工作,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坚持挂图作战、靶向发力,以实际行动拼速度抓实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建廉洁型队伍。坚持运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派驻纪检组运行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坚持刀刃向内,定期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内部开展排查整改,严防“灯下黑”,以扎实的自我监督成效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董珂 王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