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炊烟正在袅袅升起,伴着已经开始慢慢下落的夕阳,湛河区河滨街道纪工委书记郭伟涛敲了敲村口老李家的大门,又退到了门口大路旁。见老李打开了大门,郭伟涛说道:“李叔,你家麦地已经浇完了,你就安心在家隔离吧!”看着上衣袖子已经湿透、穿着胶鞋、两腿都是泥的郭伟涛,老李不停劲地说:“这让我说啥好哩!”
新冠肺炎疫情战“疫”打响以来,湛河区充分发挥各乡(街道)纪(工)委监督“前哨”作用,严格履行疫情防控监督责任,广泛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基层一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坚实力量。像郭伟涛这样的“前哨兵”们还有很多,他们冲锋在前,逆风而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时代风采。
镜头一:客厅里,吕城一家三代人隔空拥抱
马庄街道纪工委书记吕城刚开完会回到家中。摘下口罩,洗手消毒,吕城从妻子手中接过11个月大的女儿。
“宝贝,叫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女儿奶声奶气还发音不准的“爸爸”是消除他一天疲劳的灵丹妙药。
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正为他准备晚饭的妻子,话到嘴边却不知怎么说出口。
“明天就去?”妻子打破了沉默。
“嗯……”想到留下妻子和女儿在家,吕城愧疚不已,“一会给咱爸打个电话说一声。”
六旬的父亲,作为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科室主任,疫情来袭后,一天都没有休息。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儿子,这回咱爷俩都为老吕家争光了!”视频电话那头的父亲鼓励着儿子,“来,你抱着孩子,爸抱抱你。”三代人的隔空拥抱,为吕城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第二天清晨,悄悄亲了亲妻子的额头、看了看熟睡的女儿,吕城出了门。他目光向前,满怀信心,步履坚定。
镜头二:阳光苑社区,岳建永拿着喇叭在劝导扎堆聊天的老年人回家。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阳光苑社区上演。一件红马甲、一个红袖章、一个小喇叭,成了岳建永的标配。
自大年初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姚孟街道纪工委书记岳建永几乎就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办公室。
“嗓子喊破也不碍事,只要确保社区不出现疫情!”岳建永时刻坚守防疫第一线,耐心地向居民反复宣传、讲解疫情防控要求和政策,嗓子喊哑了、耳朵冻烂了、人也变黑变瘦了。
一天下午,一名骑车的居民不顾劝阻,强行闯岗,意外发生了,岳建永的手被自行车挂伤。“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必须拦住他,这是对他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经过耐心解释,这位居民最终被劝返。来不及包扎,只用碘酒棉球简单消毒、止血,岳建永就继续投入到其他工作中。
看到这一幕的社区群众说:“我们就需要这样铁打的干部!”
镜头三:景庄村,蔬菜卖完了,胡安永终于露出笑容。
荆山街道景庄村,地里蔬菜长势喜人。但对疫情期间的村民来说,却发了大愁。“我们的菜卖不了,这可咋整啊!”
“大家放心,我来想办法。”分包景庄村的荆山街道纪工委书记胡安永紧急与村干部协商。
“村里的蔬菜日产量达3000斤,这么多菜,卖给大超市是最合适的。”说干就干,经过多方打听,胡安永终于联系上了某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又经过多次协调,终于为这些菜找到了销路。
“人都到齐了吧?大家跟着我,戴好口罩,保持间隔。”第一次去买菜,放心不下的胡安永带着大家拉着蔬菜,赶到几里地外的收购点。在帮助最后一个村民卖完菜后,胡安永终于露出笑容。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疫情期间,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胡安永笑着说。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平凡的纪检干部,用他们的忠诚干净担当,散发出点点星火,汇聚成簇簇火焰,照亮了抗“疫”胜利的道路!(湛河区纪委监委 杨冰洁)